大学教师、博物馆达人,作为理工科专业教师,却对人文历史有着天然的亲切感。多年来奔走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、文物遗址,积淀了深厚的文史知识。曾多次担任艺旅文化游学导师,赴各地主讲南宋文化、中日文化交流、西方艺术与历史等课题。源于“爱好”这一强大的原动力,李老师讲课生动风趣、不拘一格。因其“文理融通、学贯东西”的特点,粉丝亲切赐予“涛神”称号。
“大家好,我是浙大艺博的志愿讲解员,李涛。"刚在下沙上完课的李涛,跨越了大半个城区,准时出现在《金石不朽》的展厅门口。这个于1月份开展的展览, 他已经讲了近10次。他语言铿锵有力,口气中充满热情,讲到激动处,手舞足蹈,眼中闪烁着灼人的光芒。展厅里的人,几乎都被吸引过来了。在他的讲述下,晚清文人的金石世界,被重新建构起来。
李涛是博物馆的志愿讲解员,利用业余时间,在博物馆里讲解了十来年。他另一个身份是理工科院校的教师。无论是课堂还是展厅,他的讲述生动风趣, 都受到了极大的喜爱,被粉丝们亲切地成为“涛神”。有人专门踩着他的时间来听讲解,也有人因为他而加入志愿讲解的队伍。在他心中,拿到一个展览就如同得到了一份学术任务。通读官方提供的讲解词还不够,他还要仔细去看每个展品,再通过展品线索去网上查各种文献,阅读学术专著,厘清展览要传递的主题。
“晚清民国的学者在做金石研究时,跟我们现在做学术研究的套路是一模一样的。
他们也希望研究出他们不懂的东西,他们也要做学术交流,也希望发paper,也希望做学术的论断。那他们是怎么做的?在哪些文物中,我们能看到跟它相关的地方,我就提那里。"
他知道如何根据观察听者的反应,调整讲解的难易程度;如何在讲解中,带入现代人的眼光,找到切入口,通过解谜式的讲述,引起听者的兴趣。“我认为有逻辑性、有叙事性、有框架结构的内容,不管你是工科生,理科生还是小学生,大家都会感兴趣。希望听了我的讲解以后,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。”什么是好的展览讲解呢?这个问题的答案,早在2012年就已经种在李涛心中。那年他还是一个对历史有懵懂爱好的青年。他到台湾旅行,意外参观了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。这里收藏了安阳殷墟发掘的青铜器、石玉器、甲骨、西北地区出土汉简等,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。几千年的中国史在这个不大的空间里,恣意纵横,上下奔腾。在这里,他听到了一场极为精彩的志愿者讲解。讲解员不仅讲文物,还深究文物间的关系。展厅里为什么会放这件作品?它背后的历史故事是怎样?就像在玩一场拼图游戏,史语所的讲解老师铺开一个知识的网络,让零散的碎片纷纷拼合在一起,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迷人图景。
李涛老师整理的部分讲解录音
这也激发了他对志愿讲解极强的兴趣:原来,除了介绍具体的文物,博物馆还可以这样讲述历史!他对讲解的探索,都发生在国内博物馆的起始阶段。2008年,全国的博物馆才开始对公众免费开放。至于博物馆的讲解,也都还停留在最原始、粗放的状态。但他明白,他不要照本宣科,念枯燥的讲解词。他对讲解怀抱着远大理想,要“通过讲解帮助听众建构知识体系,让人看到背后更宏大的世界!”
然而,旁征博引需要的知识贮备是没有上限的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过去十年,他都在为这场讲解做准备。平日的周末、寒暑假,他都在奔赴展览的路上。和我们游览名山大川不同,他的中国地图由各地的博物馆构成,各种省会博物馆、专题博物馆,临展、常展……在博物馆里泡上一整天都是常事。看过的展览,研究过的文物,都是成了讲解时旁征博引的资源库。从一件件文物开始,建构起对于华夏物质文明、文化艺术史的认知。讲解展览100+场,讲解时长1800小时……在一场又一场的志愿讲解中实践,他朝着心中的理想靠近。能够在有限的生命里,通过一些路径,与某种无限产生共鸣,这是他极为珍视的快乐。从大学时代延续至今的历史文博热爱,是他全部讲解实践的起点,这份初心至今没有改变。Q:你觉得一个优秀的讲解者,需要具备哪些品质?
A:我比较强调的是,在讲解之前,你自己首先要想清楚、看明白,有清楚的框架构建之后,才能讲给别人听。
如果你自己对文物的认识很肤浅,也没有逻辑体系,你只是转述了别人的观点。那说实话,别人听你讲跟看书有什么区别?还不如去看看书,效率更高。
Q:讲解很考验口才。如何提升口语表达能力,你有什么技巧吗?
A:我大学的时候挺腼腆的,是不太爱聊天的一个人。读博士的时候,会好一点,会有学术的讨论,慢慢训练自己如何用专业的语言去表达想法。
至于博物馆的讲解也好,或者我在高校当老师也好,我从来没有真正练过口才。我真正的训练,是怎么把我想的东西讲出来。
因为我讲的东西不是演讲,我不需要调动大家的思维、情绪,通过演讲的模式,把气氛烘托起来。我更需要做的是去归纳头脑中的想法,用更好、更清晰的语言表述出来。
有时候,我有想法,但我找不到合适的语言,我就要反复琢磨,去寻找最恰当的词语。讲多了,自然就会了。
A:看展之前,要做好功课。这句话对不同的人意味的层次是完全不一样。对我来说,功课意味着要查文献,看各种相关的资料。特别有兴趣的展,会做得比较深入。如果你什么都不知道,突然进入一个展览,那你的收获一定是很少的。看展的时候,我觉得要看思路。有些文物我们是必看的,看过了以后会有很重要的信息。但我更推荐看展览的时候,看策展人是怎么讲清楚故事?他的逻辑是怎样的?看完之后,我觉得也应该做些回顾或者反思的工作。以前我看完展览之后,都会做思维导图,或者做一些自己的总结,写点东西。(当然,现在看得展览多了,也不见得每个都能做下来。一年看一百来个展,做一百多份笔记,压力也太大了。但是还是要稍微总结一下。)以书画来说,网上图片、图录都比较多,书画的展期又短,那为什么还要看实物呢?对我来说,书画实物蕴含的信息量,是远远超过图片。我们书画当中有个词比较“玄乎”,叫气息。一件宋代的书画作品和元明清的书画,它体现出来的时代气息,是完全不一样的。但是在图录上,照片都是在控制的光源下拍出来的。通过调节照片,可以把作品处理得很相近,甚至差不多。但只有看实物,你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一点(气息)。看实物,还要看尺寸。图录可能会放大缩小,会变化。有时候为了让你看清楚,它会把字放得很大。但在现实中,你看到的字不会那么大。字都是写出来的,绘画都是画出来。当你放大的时候,那个作者难道能写这么大的字吗?不是的,他写的是那样的字。你要体会他运笔、用笔的感觉,体会他对于字的艺术性的认识,只有原始大小的实物,才是最真实的。至于瓷器以及其他文物,看点又会不一样。看具体的文物,我比较强调要看细节。瓷器有各种烧制技术,那你怎么知道的?你要去看各种痕迹、细节:开片的大小,釉色的变化。每个细节,都在告诉你烧制时候的问题,技术不到关的地方,技术做得好的地方。这些东西,如果你只看图录的话,图录也不能360度展示,那些细节你就看不到了。什么意思呢?你在博物馆里面看到一段历史叙述的时候,在博物馆里面听到知识体系的讲解时,也许你不需要去记忆具体的知识,但你能够从中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、思维上的冲击、思考上的提示,这些东西都是你如果沉迷在自己“有意义”的事情上时,也许永远碰不到。跳出自己的领域,正是在无意义的事情上,你反而能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。甚至可能反过来对你自己的专业,也会有推动作用。Q:拉长时间来看,你觉得投入这么多精力在讲解上,你得到了什么?又失去了什么?A:你做一件事情有没有兴趣,核心在于你有没有从中得到收获。对我来说,我喜欢志愿者讲解,很大原因是我筹备的过程,实际上也是我学习、并从中获得知识的过程。讲展览的过程,其实也是整理自己的框架,构建严密思维的过程。讲好展览,其实收获最大的不是听众,而是你自己。而知识的获取一定是最大的快乐。还有哪种快乐,能超过你用心去思考,理解了一些事情,想通了一个问题更快乐呢?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快乐。你体会过种快乐以后,其他快乐你就看不上了。也许我无法成为推动人类知识进步的人,但是我至少可以传递知识,将我经过思考后的认识传递出去。我也希望我的认识,能够被更多的人听到、看到或者理解到。也许有些人可以被驱动所激发,去做更重要的工作吧。失去的大概就是时间了。也许我不那么喜欢文博的话,我在科研上会有更大的进步;或许我把精力投入到其他地方去,也会在别的领域有收获,但也只是也许吧。你只能选择一些事情来做。我收获了这么多,我觉得已经挺幸运了。人不可能追求事事完美。A:这段时间要开始讲解浙大艺博的"三吴墨妙"了。逛馆的话,想去的还有很多!端午想去徐州博物馆,济南市博物馆。后面还想去吴中区博物馆,上海博物馆,故宫博物院的书画展……
说起接下来的计划,就是滔滔不绝了。
也许某天,就和李涛老师在博物馆里相遇了……
李涛老师的微博和公众号
/ 近期游学热招,支持私人定制 /(点击下面图片即可进入产品详情页)【6~7月线路合辑】草原纵马,古寺饮茶!25+线路强势来袭,只等你来!
/ 艺旅线上课程,均支持回听 /(点击下面图片即可进入课程汇总介绍页)
https://appsdy5dzy98136.pc.xiaoe-tech.com